家喻户晓的肯德基快餐店和麦当劳在我国可谓齐名,大家笑言无论在何地,只要看见其中一家,另一家就在米附近,可见两家快餐公司在我国市场的高遍及高覆盖和门店规划策略的高度一致性。 向前追溯到国内第一家西方快餐店,却是在30多年前的首都北京了。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一直是走在潮流的最前沿,改革开放带来了市场经济,首都人民首先尝到了西方快餐的味道,直到今天肯德基和麦当劳处处可见,是怎么发展过来的呢? 北京前门开了家“啃得鸡” 北京的前门是东城区,前门大街是非常著名的商业街。 年11月12日,前门新开了家店,叫肯德基。这家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炸鸡快餐店开业时,北京人民乃至全国人民是相对陌生的。 大家只知道是从美国来的,里面卖的什么,招牌菜是什么一概不清,只知叫“啃得鸡”。猎奇心理的北京人民开始争相围观,只见三层楼高的店面,面积达到多平米,可以同时接待将近名顾客。 当时也有外卖,但大家大多选择在店堂食,感受店内气氛。名顾客的接待容量在当时也不够用了,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门外,新来的顾客要排上将近两个小时才能等到就餐座位,听闻当时工作人员不得不请警察帮助维持秩序。 作为20世纪80年代国内第一家“啃得鸡”,人们吃饭下馆子还比较少见,更别说在西式的快餐店就餐呢。顾客们需要指引才知道点餐后需要到取餐处排队取餐,店里没有筷子,吃炸鸡可以用手套。 开业第一天“啃得鸡”推出7.3元一份的套餐,其中包括一份鸡汁土豆泥,一份菜丝沙拉,两块吮指原味鸡,一个小餐包。但顾客们依旧不知如何点餐,“啃得鸡”的第一位顾客拿着10元纸币来点餐,这是当时最大面值的纸币,对着柜台的服务员说道“来份10块钱的!” 服务员只好做解释,原味鸡一块是两块五毛钱。顾客思考了片刻,那先来一块尝尝吧! 点完拿了餐,后面排队的还会好奇赶紧问问是什么味道。 当时的《北京日报》也对“啃得鸡”做了报道,将炸鸡的工艺形容得精妙无比,选用同样重量的一等肉鸡,切成同样大小的九份,经过是一种秘方调配的香料制作,再用特制的高速自动气压炸锅烹制成,才有如此特别的外层酥脆可口,内层的鸡肉嫩滑鲜甜。 不止炸鸡的口味独特,“啃得鸡”还推出了可乐等冷饮,以及甜筒和圣代冰淇淋。那时其实可乐已推进我国市场,但大家没有这种饮食坏境,这次“啃得鸡”为可乐也做了前无古人的市场推广。 奶油冰淇淋和圣代更是小孩子的最爱。20世纪80年代的饮食记忆里,对于快餐只有烧饼,油条的概念,那段时间炸鸡忽然火爆别京城,不少本土商店也跟随潮流推出了许多种类的脆皮炸鸡,饮料等等。 饮食文化因此更加多元,“啃得鸡”在这事上影响更为深远。 婚宴办在“啃得鸡” 随着“啃得鸡”开业,报纸上的相关报道,接着体操王子李宁的经常光顾也为其做了宣传,前门“啃得鸡”很快变成北京城的“网红店”。 当时在门店消费一次需要花费近10块钱,当时我国普通工作人员的月收入在元左右,可谓是高消费。 这个差距如果做个比较,当年冬天的大白菜一斤是3分3厘,10元可以买足足三百斤的大白菜。不过价格的昂贵没有阻拦住北京人民尝试新的生活方式,还有很多来北京旅游的人,特意去“啃得鸡”感受一次,一定要与门口的上校塑像合影,俨然成为新的景点。 很多情侣,一家老少,朋友聚餐都愿意来“啃得鸡”约会,觉得是非常洋气的事。歌手老狼感慨过,当时来肯德基吃炸鸡就像过节一样,带有仪式感。 之后,甚至有新人在肯德基办结婚宴席,当时非常轰动,将二三楼包下来,邀请亲朋好友来参加婚礼。 这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当时肯德基在王府井,西单都开了分店,前门店干脆将三楼的就餐区改造成开放式的,每个周末都有新人来举办婚礼。参加婚礼的宾客会将肯德基的包装盒带回家,摆在客厅留作纪念。 现在的肯德基还有小朋友时常在门店过生日,也是那时承袭下来的活动传统。肯德基的爆红也是顾兆着快餐文化将在北京乃至全国掀起一股潮流,其他的国外企业渐渐按捺不住。 遍地开花的西式快餐店 据报道,前门的第一家肯德基开业第一天销售额便创下30万元人民币的记录,第一年的北京全口径肯德基门店的人流量达到万人次之巨,位居全球肯德基餐厅的首名。 麦当劳听闻后立即行动,年4月23日在王府井开了第一家门店,当天的订单数便达到了1.3万。一开始人们对两家店常常认错,因为门店文化风格相似,种类也差不多,会在这家店叫着那家店的餐点名称。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熟悉这两家快餐店,小孩们印象深刻的是儿童套餐附赠的玩具,大人们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