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标,尤其大城市的地标不只是一个,这些地标各具特色,共同烘托、表达和渲染这座美丽的城市。天津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气势磅礴的基础建设和高度繁荣的市场经济,是环渤海的经济中心,也有很多标志性建筑和地段,今天我们就说说天津标志性地段之一的天津“小白楼”。 1.天津“小白楼” 天津“小白楼”区域跨天津市和平区和河西区,这两个区是天津市核心和繁华的市区。沿着南京路从西向东走,周边有很多地标和景观吸引你。大多数人都有这种感觉,走着走着,你就会发现眼前一亮,立刻被眼前的景观所震撼。只见高楼林立,非常繁华,现代的中国特色又渗透着古典的欧式文化,使得天津“小白楼”霎时有说不完的故事。 天津“小白楼”其实,天津“小白楼”并不大,可是名气却不小,不少国内和国外人都知道。国内人知道“小白楼”是因为它现在是天津商务最繁华地区之一,吸引众多开发商投资和交流;国外人知道“小白楼”是因为它在历史上是美、英租界地,更有“俄国城”之称,这里有他们的足迹和记忆。如今的天津“小白楼”范围是由南京路、曲阜道、奉化道和海河围成的区域以内,这里云集很多CBD、娱乐、饮食和文化艺术等地。 很多地标原来是脏、乱、差,经过彻底“整容”而形成新地标。天津“小白楼”则不同,改造“小白楼”时并没有彻底否定原来的风格。历史的“小白楼”比较繁华,现在的“小白楼”更加繁华! 2.不寻常的历史,为“小白楼”根植商业底蕴 说“小白楼”有不寻常的历史,是因为从天津开埠后,在年至年期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奥匈帝国和比利时等国,通过签定不平等条约在天津一些地区设立租界,使其在中国拥有自治权。“小白楼”租界是外国在天津的第一个租界,关于它的名字,更多的说法是英租界当时在天津修建一幢白色二层小楼,类似洒吧,作为英美等国家士兵在这里寻欢作乐的场所。这幢小楼影响周围一片地区,而这片地区当时尚未命名,同时这个外层涂白的小楼在当时还算“高层”,比较抢眼,因而被习惯称为“小白楼”。天津“小白楼”连名字的形成都不寻常。 ①西洋人对“小白楼”繁荣的造就 “小白楼”最开始是美国租界,继而英国插手,同时又有“俄国城”之称,足见这三个国家在天津“小白楼”的势力。这些国家非常看好“小白楼”这块区域,是因为它依傍海河,有航运码头具备通商条件;邻近金融街即英租界维多利亚道(今解放北路),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这些国家似乎想长期居住在天津,从他们不断“精心雕刻”这片区域就可以看出。 年,英国开始在“小白楼”建楼和搭建铺面,最高达四层,采用欧式风格。翻盖原先平房改为钢筋水泥材质,这样的建筑条件在当时算是不错的。兴建豪华公寓,在路边设计和搭建商店门面,这些都促使“小白楼”后期的商业繁荣。紧接着“小白楼”各行各业都兴起,如饭店、美容、服装、西点等,而且非常高档和时髦。后来娱乐业也随之兴起,酒吧和舞厅俱全,成为美、英、法、意、德等游逛和寻欢作乐之地。 高乐雅咖啡店楼上面的年代“”俄国人在这里开饭店、商店、酒吧、食品店和服装店等,功能和样式比较齐全,他们在这里生活非常自然,就象在自己家里一样。白俄聚居,使小白楼风格趋向欧式,在这里盛行西餐“托考斯基”、俄斯克烧酒、红酒和莫斯科硬肠等等。俄国人的生活习惯对“小白楼”一带的中国人有影响。除了英、美、俄,“小白楼”也融合了德国等其它国家的风格。 起士林是天津最早的西餐店在天津“小白楼”聚居的英、美、俄等洋人,他们的目标和野心令我们不齿和愤恨,但过程中留下的风格和成果推动了“小白楼”的商业繁荣。成就“小白楼”繁荣的贡献中,不仅有洋人,还有华人。华人在“小白楼”开设很多店铺,促进这里的商业繁荣。 ②华人对“小白楼”繁荣的贡献 在“小白楼”附近有条海大道,也就是现在的大沽路,是当时很有名的一条道路,有很多华人在这条道路上经营店铺。他们头脑灵活,生意经很浓,发现这里是聚金之地,便不远千里来到这里经商买卖。因为这里外国人多,店主需要精通英语,顾客不仅是外国人,也有部分华人,由此可见,这时的“小白楼”已名扬海内外了。 为了适应需求,增加收益,华人店主服务的对象基本是洋人,经营的商品和服务也都符合西洋的习惯。例如裕恩永的日杂商店、上海人曹天佑经营的天香宝、宁波人何庆昌的西装和军服制作店、益昌祥绸缎店等,在当时影响极高,促进“小白楼”的商业繁荣。 天津租界使得西洋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交融,促使天津的文化呈现多元化,成就天津的近代的繁荣与辉煌。天津租界的各国建筑样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保留,使得天津现在依旧保留百年的欧式风格,在全国是比较有特色的。 3.如今的“小白楼”,是天津重要的商务中心 在天津开辟租界最多时有9个国家,然而天津也是中国最早收回租界的城市。天津“小白楼”虽然没有英、美、俄等国的干预了,但它的建筑、商业设施、甚至部分风格习惯仍旧保留下来,为后期“小白楼”繁华积蓄丰富的底蕴。 十年前,天津就开始对“小白楼”进行规划。天津中心城区“一主两副”规划,这里的“一主”就是“小白楼地区城市主中心”。“小白楼”将由传统商业中心转型为商务中心,打造天津最为成熟的商务中心区。历史的风貌和现代的繁华为小白楼增色添辉,形成一个层次化非常明显的地域结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之间洒落着具有历史韵味的建筑和街区。 高楼大厦、历史韵味的建筑和街区①地面上繁华的商务CBD,气势磅礴 如今的“小白楼”,在设计理念上对整体的商务空间进行整合,建设天津主商务区的同时,保留历史遗迹。强化CBD的商务金融功能,采用独特新颖的开发模式,注入新的开发理念,逐步发展精品商业、酒店、法律积咨询等。吸收国际和国内的总部、研发、设计等聚焦天津“小白楼”,打造富有活力、人性化、适合购物、旅游、休闲的场所。 天津图书大厦、中国建设银行信达广场、万通大厦、滨江万丽酒店、凯旋门大厦天津国际贸易中心、在建中的“平泰大厦”米高从这里的设计思路和布局可以看出,仍旧有租界时天津“小白楼”的影子。但新的理念不但有高端的消费,更有大众消费,使得天津“小白楼”服务和定位目标是广大群众,服务天津乃至全国。 ②地下宽阔的休闲娱乐空间,归属感强 天津“小白楼”追求立体式发展,这里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地铁商业街——朗香街地下商业街。朗香街地下商业街容纳多个店铺,共地下两层。这里可饮食、购物、休闲、娱乐、看电影等,服务覆盖不同层面的顾客,非常方便和自如。这里有很多快餐店和饰品店等,虽然能看到“小白楼”以前的影子,但服务对象并不是西洋人,而是广大中国顾客,使得每个顾客到这里如同主人,宾至如归,非常方便并乐意消费。 天津朗香街地下商业街天津地铁小白楼站打通地下如音乐厅、朗香街地下商业街、国际大厦、滨江万丽、信达广场、图书大厦、起士林等,提供更广阔的地下空间。 ③积蓄发展文化底蕴,打造艺术空间 天津“小白楼”音乐厅,原名是平安电影院,英租界时期年建造,西洋古典访罗马建筑,专门放映世界一流的好莱坞大片。虽是音乐厅,但主要用来播放电影,当时真是风光无限。年,正式更名“天津音乐厅”,既能看电影又能欣常音乐,这时在天津音乐厅看电影算是奢侈的娱乐。年,天津市改造音乐厅,年建成如今的天津音乐厅。 天津音乐厅天津音乐厅的发展变迁、改造和升级,集中体现了天津市政府时刻为民着想的亲民举措。由租界时期的主要为西洋人服务,到如今的为广大民众服务,充分体现了天津音乐厅的价值导向。如今的音乐厅已同地下的朗香街地下商业街融为一体,雅俗共赏,给广大天津市民带来无穷美妙的享受,完全变成广大市民的乐园。 ④欧式风情街 欧式风情街,是天津“小白楼”遗留下的历史风格。这里沿街的房屋和小路都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欧陆风情。在欧式风情街,可以享受西餐、酒吧、咖啡、红酒、冰淇淋、欧式其它类商品,似乎又能看到“小白楼”以前的影子。 小白楼欧式风情街年天津发展夜间经济举措,打造夜津城2.0升级版,针对小白楼欧式风情街在内的几大街区进行升级改造,建设集酒吧、餐饮、潮流服饰、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夜市街区,还将推动整个“小白楼”的餐饮、酒吧和娱乐为主题的夜间经济积聚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2256.html |